法治阳光照耀青少年健康成长之路 --第六师军垦路街道司法所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纪实
(通讯员 林家满 徐成圆)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青少年法治教育是重要环节。第六师军垦路街道司法所以“法治进校园”为载体,构建“司法行政+学校+家庭”三维防护网,创新“课程+活动+实践”常态化普法教育机制,联合辖区学校开展系列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屏障,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提质增效。
织密校园法治防线,播散育苗法治种子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3月21日,在接过五家渠第一中学副校长周海正手中的法治副校长聘书后,军垦路街道司法所负责人李燕说。
基层司法行政单位负责人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标志着专业法治力量正式深度融入校园治理体系。李燕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参与制订学校法治教育工作计划,协助学校创新法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推动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加强管理。在她的协调下,4月2日兵团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二级心理咨询师范衡来到五家渠第一中学为4名中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此外,她还亲自备课授课,为在校女师生开展“防性侵专题教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燕副校长的付出得到了辖区教育单位的好评,4月18日她再次被聘为五家渠第一小学法治副校长。
敲响法治“上课铃”,树起青春警示标尺
“此案中,犯罪嫌疑人均是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因故意杀人犯罪、经最高检核准追诉,一人判处无期徒刑、一人判处有期徒刑12年,我们一定要汲取这起典型案件的教训。”2月20日,新学期尹始军垦路街道司法所警官在五家渠第一中学“开学第一课”活动中,运用“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追诉”典型案例,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底线思维,增强自我约束和保护意识,做到“法律红线不可越,人生歧途不可行。”该校32个班级、1360余名师生通过“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形式聆听讲座。
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坚持从青少年法治教育实际出发。军垦路街道司法所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在“法治进校园”实践中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学龄阶段、知识结构和社会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式,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同时,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使法治教育覆盖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
专题普法有的放矢,分类教育靶向发力
“面对可能的侵害,沉默和隐忍只会让危险变本加厉,别因恐惧而压抑内心的呼救!请记住,遭遇问题时勇敢发声是打破困境的第一步,警察、家人、老师永远是你们坚实后盾。”4月18日,军垦路街道司法所负责人李燕来到五家渠第一小学开展“防性侵专题教育”讲座。在校女师生500余人现场听课,不仅破除了认知盲区,还建立起了“信任有边界、危险会伪装”的防范思维。
近年来,女童被性侵事件屡见报端,儿童性侵扰问题较大规模进入社会公众视野,提高女性青少年防范性侵扰意识和技能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关注的焦点。军垦路街道司法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校园法治教育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围绕“防治校园欺凌”“防范儿童性侵”“抵御网络诱惑”等主题因类施教,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以更蓬勃的朝气、更阳光的姿态迈向健康成长的青春路。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下一步,军垦路街道司法所将纵深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职能,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多形式、常态化开展“法治进行校园”实践活动,
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个孩子成长旅程,为护航青少年成长、筑牢校园法治防线贡献司法行政力量。